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乾道下仙宫-《我今来见白玉京》
            
            
            
                
    第(3/3)页
    陈执安想起椒奴那可怕的悟性,未曾修行,只知一些修行皮毛,便可以看出许多功法典籍之纰漏。
    现在这椒奴似乎越来越神秘了。
    “道下仙宫、古城、神像、梦……”
    陈执安将这一切勾连于一处,轻轻颔首。
    “却不知那一座道下仙宫何时开启?”
    “三月月中,那道下仙宫便要洞开,大乾主将要广发名帖,要请天下年轻人物钱去大乾参加。”
    陈执安却笑了笑。
    大乾残暴,天下年轻强者虽然多,可却又有几人胆敢前去大乾?
    “三月月中,就意味着还有一个多月时间。
    一个多月时间,不知我能否踏入玄池境界。”
    “若无其他机缘,按部就班修行,恐怕不行,最低需要四五个月时间。”
    踏入玄字叁境,晋升所需要的真元越发厚重,尤其是以陈执安如今的底蕴,想要突破,其实并不容易。
    “既如此,走一步看一步便是。”
    他心中这般想着,又宽慰椒奴:“你不必担心,我会亲自前去那一座道下仙宫,前往那一座古城,保下神像。”
    椒奴看着眼前这位长安公子,即便有白玉京主的旨意,她心中也颇为感激。
    “长安公子几次三番相助,椒奴会记住。”
    椒奴行礼,忽然眼神一动,笑道:“长安公子,不如我来猜一猜你的身份。”
    “到了大乾,我几次游历崖海郡,听到许多传言。
    据说大虞出了一位雏虎杯第五,刀剑双修,又诗画双绝。
    此人年不过十九,姓陈名执安,被许多大乾人誉为大虞第一少年天骄。”
    椒奴说到这里,狡黠地眨了眨眼:“长安公子,你莫不会便是这位陈执安吧?”
    陈执安并不意外。
    如今他声名鹊起,天下有名。
    雏虎碑上明晃晃篆刻着他的名讳,再加上他有诗画双绝的名头,椒奴猜到他的身份,其实并不难。
    “其实我在宫中,也曾听过几次听过公子的名讳。
    只是那时我苦于生计,白日里侍奉贵人,晚上又要参研典籍,太过匆忙。
    又觉得宫外的事,与我大概没有丝毫关系了,便也未曾多做揣测。”
    椒奴感慨:“现在想起来,那时我便曾听人说过,据说从苏南府来了一位少年画师,总是行惊人之举,又能诗会画,甚至在坐朝节大比中,得了许多第一的名头。”
    陈执安并不多说什么,只是询问椒奴:“你知道了我的名字,我却还不知你的名讳?”
    “公子,我叫宁渔。”
    ——
    陈执安意识离开白玉京,走出房舍。
    院中那些儿郎们,还在修行。
    一月已经临近尾声,青莲县这一处院子里的变化,大概便是自西北几座云停建立的老兵善堂中,又来了七百余位老兵。
    说是老兵,这些汉子其实并不老,年轻的甚至不过二十岁出头。
    之所以称他为老兵,是因为他们早在与大离的战场上摸爬滚打了几年岁月,又因为并不致命的伤患,而不得不离开军伍。
    他们身上的伤残导致他们无法作战。
    再加上世道艰难,这些人早已成了孤家寡人,田地又被兼并,除了落草为寇,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若非没有云停用自己的军俸,再寻了几十位校尉、将军一同出资,建起那些老兵善堂,这些老兵除了死在街头,便只能干一些打家劫舍的勾当。
    如今,云停召唤,他们拖着受伤的躯体,一路跋山涉水,来了悬天京青莲县。
    陈执安走过,这些老兵纷纷站起身来,向陈执安行礼。
    许多人眼中还有忐忑……大约是觉得接连三四日,眼前这位执印大人仔细招待,他们却无法报答。
    陈执安并不多言,抬头看了看天上的云彩。
    那云彩骤然翻涌,继而一道道光辉落下,落在这些人眼前。
    这些老兵仔细看去,却见到了一颗颗丹药。
    “吞下丹药,仔细疗伤。”
    陈执安眼神平静,却又带着一股难以言说的贵气。
    这种贵气并不高高在上,也不像那些跋扈的大人们那般,目中无人。
    众人感知着这些丹药散发出来的气息,眼神逐渐坚定。
    “云停将军既然说了要干大事,就该有这么一位将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