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南北之别-《乱明者皇太子》


    第(2/3)页

    而且,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现在,九边在吃饱喝足的情况下,又在朱常洛蓟县军校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几乎已经把九边拿捏成了铁桶一块!

    现在九边的卫所兵制度还没彻底废除,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可以直接废除的基础了。

    一旦把蓟县的新兵制在九边沿线全面展开,到时候由北而下,陕西河南山东等地的卫所兵也就直接都能瓦解。

    毕竟,大明承平了二百多年,内陆的那些省份已经有二百多年没见过战争是什么样子了。

    他们平时剿剿匪,欺负一下当地老百姓或许在行,一旦,让他们真刀真枪的对上训练有素的边兵,几乎用脚指头都能想出来,他们绝对都是一触即溃的垃圾兵。

    所以,朱常洛对于这些省份的卫所兵都是不在乎的,只要把九边的钢刀握在手中,还怕这天下谁能翻出风浪来?

    不过,不在乎并不代表不在意。

    河南等内陆布政司的卫所兵也是要改头换面的,若是放任他们继续摆烂下去,万一九边之外再出强敌的时候,这些强敌进到了内陆,这些不堪一击的卫所兵岂不都要摇身一变成了“皇协军”?

    所以,即便是不太重要的内陆的军队,朱常洛依然也不能放松对他们的管控。

    等到大明的道路建设和粮食产量都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朱常洛就会启动军队的论调换防制度,让这些原来只在内陆无所事事的兵也拉到边关操练操练,同时,也要打破一些世袭惯例。

    比如那些三品以下的武官世袭制度。

    在朱常洛未来的规划里,这些可以世袭的官职和爵位是可以继续世袭的,但是,这种世袭并不是代表职权和职位的世袭。

    更多的只是一种荣誉的世袭。

    只要这些拥有世袭官职和爵位的人想要拥有一定的职权和实职,那么他们就必须遵照着一定的规则就行。

    虽然,在这种规则之中,他们的子孙后代获得机会的几率还是要比普通人高一些,但至少能过滤掉一下滥竽充数的酒囊饭袋。

    朱常洛虽然也很想制造出一种公平的机制,但是这种机制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最大公约数的机制,对于一些本身就有能力的家族而言,这种机制对于他们都是无效的。

    就好比朱常洛穿越前,那个文明程度已经很发达的世界,那个世界可以说比现在的大明几乎算是好上了一万倍。

    但是,在某些领域里家族传承式的权力依然还是存在的。

    有些二代三代就是可以堂而皇之的用几年的时间走到别人一辈子都到达不了的高度。

    这公平吗?

    这肯定是不公平的。

    但是这又能如何?

    普通人最多也就只能是一边骂着他们,一边羡慕他们。

    归根结底,这都是人性的自私,是没法被消灭的。

    所以,朱常洛既然现在也是这种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他完全没理由端起碗吃饭,丢下碗骂娘的。

    朱常洛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绝多大多数的普通人以公平,同时也相对的遏制一下既得利益者们的贪心。

    也只有如此,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道。

    也是最现实的方法。

    理想有时候固然很美,但在仰望星空的时候,还是要脚踏实地的。

    不然的话,一切都是镜中,水中月,一碰就碎的。

    已经穿越有二十年的朱常洛早已经不再是那个心比天高的年轻人了。

    算起他穿越前的年纪和穿越的这二十年朱常洛已经算是知天命的年纪了。

    到了这个年纪的人,更多的就是务实。

    虽然,有时候也会有年轻人的冲动,但大多时候都还是能够自控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

    毕竟,论起见识朱常洛在这个时代绝对是超越任何人的。

    虽然,在有些所谓的人生哲理上,朱常洛或许不如这个时代的饱读之辈,但是,这并不妨碍朱常洛站在未来的角度上俯瞰他们。

    因为,朱常洛知道他们不知道,即便是他们能够滔滔不绝的讲出无数大道理来,而最后的结果还是无法被这些大道理剧透的。

    所以,朱常洛根本就不会被这个时代人牵着鼻子走!

    虽然,有时候在很多问题是朱常洛也只能妥协和迂回,但是,他的本质是不会被这个时代改变的。

    他会妥协,会迂回,那全然只是因为自己的实力还不够撼动这个世界的规则,不然的话,就以朱常洛穿越时那心比天高的气魄,他必然会是隋炀第二!

    甚至还不如隋炀!

    毕竟,隋炀帝登基之前还有灭陈之功傍身,朱常洛可是啥都没有,只有一个空头的皇长子名号,根本就镇不住场子的。

    虽然,古人的教育都是忠君教育,但是,这种忠君教育也都是建立在主强臣弱的基础上。

    大明皇帝虽然看似很强,但是自土木之变后,很多事情皇帝都不能一言而决了,都是要和大臣们相互拉锯一段时间才能达成目的的。

    不然的话,当初嘉靖皇帝怎么可能掀起大廷议事件?原来历史时空之中的万历皇帝怎么可能会掀起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说白了,能掀起这些重大事件,都是因为皇权不够强才出来的。

    若是放在洪武和永乐这些靠着战功起家的开国君主和马上皇帝身上,哪个不要命的大臣敢这么头铁的置喙皇家之事?

    但凡有这样的铁头娃,那也都被诛十族了。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做了皇帝就真的是至高无上,为所欲为了。

    皇帝若是没有几把刀在手,下面的人岂会那么乖乖听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