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但阳光远没有入伏之后那么炽烈,晒晒太阳还挺舒服。 “赤山岛那边如何了?” 这次闭关时间有些久了,他对外面情况几乎一无所知,正好趁着今天这个机会问问清楚。 赤山岛。 自然就是罗老歪。 老九叔再明白不过,稍稍组织了下言语,便径直开口。 “最近那小子风头盛的很,湖上大小水匪,被他围剿一空,河清海晏,湖上渔民都恨不得给他立生祠。” “他先前遣人送了两封信来,都是湖上之事,少掌柜您那时在闭关,我就斗胆替答复了。” “怎么说?” 听他一说,陈玉楼顿时记了起来。 上次罗老歪来时,就提过一嘴,无非就是湖上水匪剿尽后如何管理。 更简单一点说。 就是如何借助洞庭湖捞钱。 水运船舶、渔业摆渡,这几乎就是一座金山。 不想着如何运转,才是真正的没脑子,不然罗老歪为何跟打了鸡血一样,拼了命的深处剿匪? “第一的话,与以往大同小异,就是无论过往船只、运货还是载人,打渔,只要入了洞庭湖,就得交一笔钱。” “至于第二种,则是成立一个机构,水运船舶按次收取,湖边渔民,打渔或者摆渡,则是按月收取一笔钱。” 老九叔认真的说着。 还不忘将具体数目也给带上。 陈玉楼手指轻轻敲落,这两个路子,看似差不多,实际上相差极大。 前者的话,与这些年没什么两样,就是从各家互抢,变成了一家独大明着抢。 不用想,到时候必然又是怨声载道。 至于第二种反倒可行。 这年头能走水过江,北上南下的人,都不是普通人,也就是吃大户。 至于那些小民可怜人,象征性的收些税金,不至于伤筋动骨,但会让他们知道,只要给了钱就能随意打渔,足以活命。 “老九叔答复的哪一种?” 陈玉楼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扫了一眼老九叔问道。 “第二种。” “罗老歪回复可以,另外的话,湖上一应收取,上缴五成到陈家。” 老九叔就是穷苦人出身,又在湖上生活了这么久,自然知道小民难活。 陈玉楼点点头。 这条件倒是不错。 主要是罗老歪那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如今有了湖上收入,至少不会再跑去满世界挖山倒斗。 而且。 等于也被困在了赤山岛上。 收钱可不是那么容易。 如今虽说是乱世,但县衙仍在,洞庭湖周边军阀也有好几股,闹事的眼红的,都在等着他。 “庄子那边呢?” “最近怎么样?” 嘴角勾起一丝笑意,陈玉楼仿佛已经看到了罗老歪的样子,又随口问道。 “回少掌柜,庄子里最近倒是平稳,并无大事发生,就是到了夏种繁忙季节,鱼叔之前传了几次信来,只说一切平安,让少掌柜您不用担心。” 老九叔起身要去取信。 不过被陈玉楼给打断回绝。 有鱼叔坐镇,庄子确实无需担心什么,他也就是顺口有次一问。 靠着大殿墙壁,闭上眼睛,悠闲的晒着太阳。 浑身暖洋洋一片。 说不出的慵懒闲散。 不多时。 一阵均匀地呼吸声竟是缓缓响起。 见此情形,老九叔也不敢打扰,悄悄起身,叫上几个伙计,一路往山下而去,不多时,一艘快船从港口出发,越过茫茫湖面,消失在视线中。 毕竟掌柜的交代。 他可不敢耽误了。 不知多久。 直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 陈玉楼才从沉睡中醒来。 舒展了下四肢,只觉得浑身通透,他都记不清多久没这么睡上一觉了。 随后又谢绝一行伙计留下吃饭的好意。 乘着熹微月光。 负手而出洞庭庙。 穿行在山林之间,一路朝着茶山岛而去。 好似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的访客人。 回到云湖观。 陈玉楼并未歇着,而是盘膝坐在茶几前,摊开一张白纸,取出笔墨,泼毫落笔。 很快。 几个字跃然纸上。 赫然便是清溪地仙村。 如今完事皆过,也该着手为地仙村一行做做准备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