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 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 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其叔父陶夔的推荐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 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 “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 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陶渊明的故事依旧和竹林七贤的故事一样,带着些许的传奇色彩出现在了两个人的面前。 “老朱,我现在特别好奇,这晋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样子呀?现在从竹林七贤篇和陶渊明篇都能看得出来,这个朝代很一般呀!” 周文明从目前故事的只言片语句中,可以看得出故事背景里面的朝代确实可以用民不聊生来形容了。 但具体是个什么样子的宋词还没有直接写出来。 朱加点了点头说道:“这个陶渊明的时代和竹林七贤的时代跨了一两百年吧,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没有给我们交代,我们接着往下看一看呢,不过这篇字数只有10来万字,我感觉应该故事背景也交代不出来!” 周文明对此做出了自己的分析:“我倒是觉得吧,宋词构思的想法应该是用那么几个人物先把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给点出来,这样让我们对这个时代有了一些的了解之后,他最后再出一部总书,来讲述时代背景所有的故事,我觉得这应该是他的写作想法和思路……” “你说的很有道理。” 两个人凑在了一起,聚精会神地看着,有几个编辑在外面透过透明的玻璃,看到两个人凑在一起的样子,都在七嘴八舌、议论纷纷的。 “大家快看,咱们大家快看快看咱们主编和他的好基友,两个人在看什么呢?这表情看起来好猥琐呀!” “对呀,他们一边说一边还在指指点点的,我去!他们好像是在看宋词老师的新书!” “不会吧,真的是新书吗?竹林七贤才出版没多久呀,你小子可不要开玩笑哟!” “我怎么可能开玩笑啊!这周文明老师的表情我不熟悉,但是咱们总编这表情我可太熟悉了呀,他每次只有在看咱们老板的新书的时候,才会露出这种垂涎三尺的样子来呀,他绝对是在看宋词老师的新书,我去!他们两个人在吃独食呀,不行不行,可恶呀!” 而在办公室里面的朱加和王胜两个人完全没有注意到办公室外面的怨气纷纷,他们已经完全沉浸在了陶渊明的境界之中。 陶渊明经典的诗词佳作,一首又一首的铺展在了两个人的眼前,让两个人目不暇接,忍不住叫出声来。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 办公室外面的小编辑们,都好奇地打量着里面两个人。 两个人的表情,从最开始的感兴趣到指指点点,到瞳孔放大开始变得震惊。 然后两个人的嘴巴开始变得念念有词。 似乎是在念着宋词的原文。 接下来两个人的瞳孔上的震动,仿佛扩散到了全身的每一个毛孔里面一样。 使得两个人的面部表情都变得有些惊悚了。 旋即,两个人的目光之中露出了震惊到无以复加的震撼出来。 “我去,他们到底看到了什么东西啊?什么情况呀?天哪,宋词这本新书到底写的有多牛逼呀?能不能让我们也看一看呀?我的天耶!” “真的是太吊人的胃口了,咱们能不能冲进去把这两个人抬出来给打一顿呀?拿着宋词老师的新书不给我们看,太过分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