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林部长指向了一位中年男子,意味深长。 “这是华夏种子集团的易总,他们对种子也很有研究。” “但我们最终还是选择相信嘉禾,相信郭总是企业家,而不是资本家。” 郭阳沉默了半响。 华夏种子集团,从改开后就一直是国内种企的榜首,后世并入了国化集团。 根正苗红吗? 但跟正苗红的背后也有很多人被境外势力收买了。 “郭总也不要多想,还是谈谈我们接下来的盐碱地改良计划吧。” 郭阳细细的听着。 按农业部的设想,平均每年需要改良和开荒一千万亩的盐碱地,十年后,全国耕地面积增加一亿亩。 而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种子。 苜禾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生产足量合格的种子。 每年至少需要2000万斤,也就是需要10万亩的草种生产田。 “这些种子由部里统一分配,价格可能不会太高。” “作为补偿,嘉禾可以在滨海选几块好点的盐碱地,部里会帮着协调流转。” 谈到流转土地,郭阳顿时就精神了。 相比谈论政治,他更喜欢土地。 土地才是他的小甜甜! 而且他的口味与众不同,最喜欢重口味的土地。 难度越大,意味着自然能量的收获更丰富! 郭阳政地有声的说道:“林部,嘉禾更喜欢做有挑战性的事。” “要啃就啃最硬的骨头!” “将那些被称为不毛之地的重度盐碱地,变成丰收的沃野,才是嘉禾的追求。” 满场讶然,像是看疯子一样的看着郭阳。 这是和重度盐碱地杠上了啊! 也有人充满敬意,我做不到,但不妨碍我敬佩这类人。 林部问道:“嘉禾有意向的地点了吗?” “没有。” 畜牧业司的陈司长说道:“我倒是有个推荐的地方。” “蒙省的五原县有近100万亩的次生盐碱耕地,还有100多万亩的盐碱荒地无人问津。”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