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青禾牧民只能逐水草而迁徙,居无定所,靠天养畜。 冬季漫长,极端天气频繁,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牲畜越冬死亡率极高。 农牧民时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所以十年前,青禾人才有了再造一个青禾的计划。 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做了数次规划。 侯振鹏夜里也曾无数次梦到,位于大小青河河口汇合处下游的引水渠首开工建设。 但那只是个梦。 眼前嘉禾的投资却是真切的。 这么大个集团不可能专程跑这么偏远的地方来戏弄他们吧! 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郭阳也算是松了口气。 有了地方的同意,剩下需要搞定的就是上面的领导了,这反而好解决一些。 在政策范围内,国家又不是不允许开荒。 何况嘉禾现有的几个项目都是以土地修复为主,难度极大,效果还特好。 领导多次指示嘉禾该多拿点地了。 这次嘉禾主动选的青禾县,难度同样不低,还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都极高。 嘉禾上报的计划不出意外的得到了G务院的批准。 协调上没问题了,后续就是投资协议。 地方上给不了政策,但国家能给到一些农田建设和道路、电力方面的优惠政策。 聊胜于无吧。 协议签订的很快。 戈壁上的农牧户极少,面积直接卫星上大致画了个圈,两百万亩的地就出来了。 实际面积开发完成后肯定还得测量一次。 嘉禾集团也在陆续选调和招聘新员工到疆省,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工资普遍要高上一个档次。 新的公司也注册成立,取名为青禾有机农业。 最终郭阳还是选择将其划分了为嘉禾集团的子公司,而不是归属于苜禾农牧。 苜禾农牧和天禾种业的部分股权会用于融资,青禾能避开,自然要避开。 签完约就是正式的入驻。 引水工程最终也由国铁下面的分局承建,对于打洞,还是交给这些国字号企业放心些。 但这些郭阳都交给了向天山和后续赶来的团队。 他自己则是拉着罗修和刘廷恩,收刮青禾各种种质资源。 先是青禾的沙棘种质苗圃,楚尹、浑金、等十几个大果沙棘品种,郭阳忙得不亦乐乎。 沙棘不论荒漠,还是戈壁,都是改良生态环境的优良植物,民勤和九泉也用得上。 此外,麻黄、大芸、甘草、阿魏等各种中药材,以及绒山羊、肉牛等,都挨个的收刮了一遍。 生物沙漠土壤研究所门口,罗修将两袋新鲜的阿魏菇装上车,郭阳则是双手插兜。 刘廷恩用看土匪似的眼神看着郭阳,无奈的说道:“没了,青禾的珍惜物产都被你搜罗齐全了?” “真没了?” “一点也没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