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按市场价算,这些农机早就赚了不少钱。 略微了解了会儿东和的情况,郭阳又翻了翻嘉禾今年两年的项目情况。 不计算沙漠和阿魏戈壁的话,有约130万亩土地涉及到开荒,还有大约100万亩涉及到耕种收。 按目前的机械来算,确实很勉强。 然而,一直以来,嘉禾和几大农垦公司,以及一些农机合作社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靠着内部+外部的方式,完成了这两年的开荒。 结合现有的情况。 郭阳清楚东和农机确实有必要更新设备,农机手队伍也需要保持活力。 又等了一会儿,蔡斌也把资料看完了,脸上的神情极其复杂。 他没想到张伟会想得这么长远。 郭阳见状,开口说道:“张伟应该也是有了这些想法后,加上家里的问题,才会想着回家乡创业。” 此前,郭阳和张伟详细聊过。 在农机服务这块,东和靠着嘉禾这棵大树,过了几年好日子,未来三四年也应该会很轻松。 但以往的托管服务、中介服务、农机销售等轻资产运营能力都没了,市场竞争能力下滑得厉害。 另一方面,油价上涨、人员工资上涨、管理成本上涨等等。 都将导致重资产运营的东和农机,会越来越像蹒跚走路的老人。 所以,在张伟的设想里。 东和也要和市场化的专业合作社一样进行改革。 机手也应和东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 特别是在收入分配和财务管理方面,不能再以单纯的作业面积作为绩效考核标准。 而是要为每位农机手分别建立账本,对作业面积、作业用油、作业收入、配件费、维修费等收支情况实行单机结算。 机手干了多少活、加了多少油、用了多少配件、了多少钱都一清二楚。 让农机手和农机实现深度绑定,调动农机手的积极性,让机手多赚钱,同时也卷起来。 这些也就是刚才蔡斌看到的内容。 他这才意识到东和农机真正面临的问题是什么,不单是完成任务,还要给公司节省成本、创造效益。 为什么现在很多机手更愿意出去单干? 因为更自由,效益也更高。 拿一台进口的联合收割机来说,价格在23~27万元,政府补助三分之一。 自己掏16~19万元。 如果实行跨区作业,一季能干800亩左右,毛利5万多元,净利3万。 本地收割再赚3~4万元,那不到3年就能收回所有的投资。 这样算,购置农机可比办置小型企业划算太多了。 郭阳看蔡斌一直在盯着张伟留下的规划出神,敲了敲桌面,让蔡斌回过神来,才开口说道: “农机更新我来推动,农机手还是固定在200人上下,有缺口了再招聘。” “你先根据张伟的这份规划,再出個具体的方案,另外,农机加油站、配件供应网点、修理网点等细节也可以再优化一下。” “好。”蔡斌点了点头。 对农机服务这一块,郭阳前世接触的比较多,所以了解的也比较深。 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更能体会到张伟的难能可贵。 短短几年间,便总结了这么多的经验。 他有预感,张伟的创业一定能成功,其目标客户肯定也有嘉禾。 等蔡斌走后。 郭阳又继续研究财报。 前三个季度,嘉禾的营业收入就已经达到了241亿元。 苜禾农牧95亿元, 天禾种业60亿元, 河西乳业59亿元, 丰凯农机24亿元, 全王生物2.4亿元, 沙海农牧卖肉苁蓉,以及出租日光温室收入了0.6亿元。 就这份数据,基本上就能稳稳超过新希望六合,拿下国内第一农牧业集团的宝座。 不过郭阳更想低调点。 靠着苜禾和天禾两位大哥,整体的利润也有近160亿元。 不过这里并没有计算投资。 今明两年,预计用于再投资的资金同样也不少。 嘉禾粮油60亿元+预期的亏损; 阿魏戈壁18亿元; 全王生物的生物源农药工厂,以及提取物工厂扩建,等也基本上完成了建设,合计投入了约10亿元; 天禾的制种基地由10万亩扩张到50万亩,还有海南的10万亩制种基地,以及惠农网,小计20亿元; 苜禾农牧疆省和金塔的100万亩盐碱地改良,以及戈壁的开发,小计20亿元; 沙海农牧的100万亩沙漠治理,以及14万亩现有梭梭林等的养护,没有20亿也拿不下来; 猎鹰农业的草原退化治理可以暂且不计。 一扒拉的算下来,两年需投资出去148亿元+。 但嘉禾明年的预期收益只会更高,郭阳在纸上圈出一个个数据,以现在的财务状况,还有很大发挥的余地。 160+160-148=172。 有些还是后面两三个月就能提前开始回款的,比如说苜禾和天禾的种子销售款。 结合这段时间在外的考察,郭阳心中一些思路也慢慢的定了下来。 阳光透过办公室的窗户,洒下一片温暖而柔和的光辉,窗外的祁连雪山在阳光的映照下也栩栩生辉。 办公区也传来了忙碌的声音。 郭阳也陆续找来一些人,了解着一些重点工作的情况。 连着忙了几个小时,正当郭阳准备歇会儿的时候,瞿阳匆匆的走了进来。 “老板,市场上又开始有人再带天玉1号的节奏了!还是在往转基因上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