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严群挑了挑眉,感觉这些人是不是吃错药了,就这也能往天禾身上泼脏水? 他看了夏翠一眼,见其神色还算正常,略微松了口气,又对人群说道: “真挺忙!” “我坐老板的专机过来的,随时都能起飞回去。” 随后便略微颔首离去。 让一干人目瞪口呆,同时随着有心人的带节奏,对天禾的抱怨声更重。 夏翠不动声色的在人群里观察着隆平高科、登海、丰乐等大型种企的举动。 在挑拨关系这一块上,几家大企业难得保持了一致。 这一切同样没逃过农业部的法眼。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华夏种子公司之多亦是全球之最,仅国有种子公司就有2700多家。 以往,这些企业中没有一家市场份额达到了10%,在跨国巨头的挤压下,市场已丢失大半。 “提高行业集中度,整合重组壮大才是惟一出路。” 而现在天禾做到了。 这依然还不是嘉禾的极限,苜禾农牧没有报名此次的评选。 但农业部清楚,苜禾牧草种子的销售额远远超过天禾种业。 两者合体,有市占率,有规模,有实力,堪称国内种业的航空母舰。 即使拿到世界上去比,也只略逊于少数几家种企。 在外资巨头猎食华夏种业的大背景下,天禾种业就是国内目前唯一能抗衡国外企业冲击的种业集团公司。 并已经逐渐开始收复失地。 种业洗牌还才刚开始。 … 两天时间过去。 种业50强的评选结果很快就通过媒体的扩散进入到了普罗大众的视线中。 纸媒上、网络上都出现了相关的讯息。 城里的老百姓对这种评选具体的名单不是很关注,顶多也就是看看前几名,或者是有没有自己熟悉的名字。 但对于行业内的种植大户、农资经销商、种企来说,天禾的登顶又是一波极大的品牌形象提升。 天禾种业带来的丰收故事数之不尽,早早登上这艘船的人都已经赚的盆满钵满。 这也让天禾种业新种子的推广变得异常简单。 天禾种业一年四季都在忙,春天指导农民播种,夏天指导农民田间管理,秋冬季节又着手收购整理种子。 公司80%的科技人员和员工,全年有8个月的时间在农村田间、地头进行科技服务。 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都探索出了各种各样的高产种植模式,天禾则将各种技术推向千家万户。 互相分享总结,探索更高产的路径。 也因此,天禾的每一场田间示范会都能吸引大量的农户前来观望学习。 粗略统计,天禾每年服务的国内农民有一千多万人。 农民通过科学种田、使用良种获得了巨大的效益,天禾也从中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和长久的市场。 如今,天禾种业登顶。 得知消息的天禾研发和技术人员,心中瞬间涌起一股难以言表的激动。 这份荣誉不仅属于公司,也属于每一位默默奉献的技术人员。 甚至连农户们都与有荣焉。 这下,不仅天禾的种子在农民中成了“时髦的种子”,就是公司也在农村中家喻户晓。 相比基层的兴奋,天禾种业的高层却显得很平静,或者说积极备战。 在严群回到九泉后,第一时间就将现场的情况给郭阳进行了汇报。 说不高兴是假的。 但短暂的庆祝后,郭阳便很快平复了这种激动。 天禾的树敌也不少。 很多种子企业依旧抱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观念,天禾的连续兼并和收购已经让不少企业感到惊恐。 地方政府保护主义也极为严重,这都制约着天禾种业的整合重组。 看似一家独大,实则国内种业早已暗流涌动,内讧层出不穷。 国际环境也很复杂。 杜邦先锋、先正达、孟山都、利马格兰、巴斯夫、拜耳、陶氏等国际种业和农业巨头纷纷进入华夏市场。 虽然杂交水稻和小麦种子国内能完全自给。 但从蔬菜卉到到大豆到玉米,国外种子公司都在逐一蚕食。 并且,在与外资的正面交锋中,华夏种业的缺陷愈加明显。 农业部也清楚这一点。 所以派了高层来酒泉,并对天禾种业的研发育种、制种生产、种子加工包装等一系列进行了考察。 农业部的副部范建说道: “国外农业巨头就好比是老鹰,国内数以千计的种子企业则是麻雀,麻雀与老鹰对抗,最紧要的是整合麻雀的力量。” “为了配合国家种子工程的实施,农业部已提出实施百团大战的计划,重点扶持大型种业集团。” “但我们不能搞拉郎配或捆绑式的拼凑,只能是以实力进行兼并整合的结果。” “目的就是希望天禾成为国内种业中的“麻雀头”,有实力与跨国公司互动。” 一直以来,已上市的几家种企只会通过资本市场融资,业务却开展的不温不火。 一溜上市企业组合在一起,都比不过任何一家跨国资本的十分之一。 兼并扩张更是困难重重。 如今,天禾种业杀出了重围,农业部自然是要大力扶持,用这条鲶鱼,来加速国内种业的整合。 “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鲨鱼吃鲨鱼。” 这是郭阳所理解到的意思。 … 时间来到10月中旬,酒泉的早晚温差越发的明显。 在天禾种业的种子加工中心里,大型种子加工设备在快速运转着。 玉米种子从入口处进入,只需1小时,就可自动烘干、风筛选、比重选、分级选、包衣、分装10吨玉米种子。 这时,郭阳却出现在了鲁省寿光,一家农资超市的门口。 在其身旁是德农农资超市的总经理袁文武,其面容刚毅,眉宇间透着沉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