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260章 :一举打破记录 天20,天稻22,天薯21这三个品种都是2005年9月培育的品种。 经过当年冬天在海南的加代繁殖,于今年年初也推广了不少的面积。 天稻22产量一般,但大米口感和品质都极为优异,据说已经在南方小范围内引起了市场的青睐。 而天20和天薯21则是各自靠着高产的特性,一举打开了销路。 不过目前的价下降得厉害,农普遍增产不增收。 郭阳起身走到办公室门口,对十来米开外还在埋头办公的宁小婧说道:“去叫下瞿阳。” 宁小婧抬起头,说道:“瞿总去制种基地了,这几天在忙着给各地的农户结算制种费。” 随着天禾的发展,制种基地也水涨船高,面积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 每年需要支付的亩保费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瞿阳大概是去巡查了。 想了想,郭阳说道:“高德在吗?帮我把他叫过来。” “好的。” 等了一会儿,穿着一套黑色西装的高德便来了。 “坐。” 郭阳说道:“疆省的工厂进展怎么样了?” “还是要明年初才能开工。” “仓库呢?” “也暂时还不能用。”高德沉吟了下,说:“现在沿海的仓库,大豆、玉米、小麦都已经囤了近一半了。” 才过去一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大豆、玉米、小麦,这三個主粮品种,都各自收购了上百万吨,耗费了近60亿元资金。 再加上期货上的投入,近段时间从嘉禾粮油流经的资金已经超过了80亿元。 大豆还不能单纯的收购。 还得亏本加工消耗掉,因为嘉禾粮油还承担了政治任务,只有库存消耗掉了,国产大豆才能真正缓解。 这就导致嘉禾粮油每天都有天量资金在进出。 如此大手笔的操作,即使是出身国粮集团的高德,也暗自心惊。 高德说道:“国产大豆的价格已经稳住了,玉米和小麦,受国际环境影响,依然保持上涨趋势。” “等沿海的仓库装满,再启用疆省的也不迟。” 郭阳笑了笑,嘉禾粮油的情况他也一直紧盯着,论对近几年大势的把握,没人比他更精通。 何况这还赌上了嘉禾所有的流动性,嘉禾粮油的团队还有许多新面孔。 自然得谨慎再谨慎。 好在一切都在按他计划好的节奏在布局。 郭阳开口道:“群里的消息有看吧,今年天20丰收了,不过近几个月价一直在下跌。” “我是想看看能不能再做点生意,在农户那里挣点好感,目的还是推广种子。” 对天禾的种子推广模式,高德也比较熟。 从嘉禾粮油有了自己的工厂后,天禾的技服人员就时不时带来出售粮食的农户。 高德问道:“量不大吧,的价格波动风险太大,量太大一个不注意就亏了。” 郭阳笑道:“量很少,何况现在这价格,即使抬高点,农户也不一定愿意卖,主要是一个态度。” “那可以试试。” “行,我让天禾去帮忙进行推销,嘉禾粮油负责销售渠道。” 粮不分家。 也是有收储制度的。 …… 11月上旬, 在疆省库尔勒的田间地头里,一株株洁白饱满的随风摇曳。 每到采收旺季,就会有一大批采工人搭乘火车从全国各地来xj采摘。 农陈思望也托人请来20多个“拾工”,但依旧要从10月忙到年底,才能勉强收完自家300亩的地。 尤其是今年大丰收了。 更是一点功夫也不敢耽搁。 拾工们头裹着头巾,身着粗布衣裳,穿梭在田间地头。他们熟练地轻轻摘下,放入背后的竹篮中。 装满一车后,陈思望准备先拉回家里去,同时也在想着该放哪里。 已经采摘的塞满了家里的房间,今年换了新种子,种植模式也换了。 没想到真如那几个技术人员所说,产量提高了不少,而且质量品质也很好。 这也算是今年唯一的好消息了。 新交售刚刚进入高峰期,国内价就大幅度下跌,短短一个月,每吨就下跌了千元以上。 经营的企业纷纷调低收购价格。 原本想大赚一笔的农顿时就傻眼了,纷纷把捏在手里不愿意出售。 陈思望也同样在观望。 正在陈思望准备上车时,几个戴着头巾的妇女围了过来。 “陈老板,这工钱什么时候给我们结一下啊?” “是啊,这都一个半月了,还一分钱没见着,这活干着也没劲啊!” “还要交食宿费呢。” 每年8月到12月期间,疆省都会从全国各地引进大几十万人的拾工。 各地也会专门组织劳务输出。 陈思望托人请的这批工人来自四川,这些妇女也算是肯吃苦耐劳的了。 熟练的工人一般一天能摘100斤左右,一天收入四十几块钱。 但这些人里面有些人从早到晚都猫在地里,手脚也快,一天能摘一百三四十斤。 兵团拾的指导价格越来越高,熟练的工人也越来越不好找。 而且摘也确实辛苦。 陈思望上了车,摇下车窗,探出头来说道:“还没卖,手里没钱,可能还要再等等。” 听到动静,围过来倒的妇女多了起来。 “那伙食费能不能先解决一点。” “是啊!” “不然明年我们就不来了,去其它地方,北疆那边可是包食宿费的呢。” 陈思望就这样坐在车上,冷风已经有些刮脸。 沉默片刻后,才说道:“伙食费我先给你们垫着吧,工钱你们走之前肯定也会结的。” 妇女们得到承诺,也紧赶着又回到地里去拾。 陈思望则是叹了口气,手摘的价格的确要高很多,但招工成本也不低啊! 回到家里,媳妇也在忙着,两人挤一挤,再次将塞进房子里。 陈思望对媳妇说道:“我准备去卖了。” “不等等了?” “不等了,工人在闹了,还有年初的贷款也要到期了。” 他妻子笑了笑,说道:“那就卖呗,反正今年产量高出了一大截,就现在这价格,也是赚大了。” “我也是这样想的,卖了钱把贷款和工钱还了,再去把种子给提前买了。” “是这个理!” “那我先去厂里看看。” “行。” 陈思望到了收购处后,这里还停留了几个人,大概都是来看收购价的。 “老陈,走了,走了,这价格比去年低了快三成,还卖个鬼哦!” 陈思望看了看黑板上挂着的今日收购价:三级籽每50公斤554元。 其它等级的价格也写满了。 确实有点低啊! 心里算了算。 他觉得能接受,他今年的不仅产量高,主体品级至少也能达到二级的标准。 算下来,利润比去年每公斤卖7元还要高。 陈思望说:“我还是准备卖一部分,把贷款和工钱结一下。” “真卖啊!” “这价格不划算啊!” “我贷款也要到期了,准备拖一拖,银行又能把我怎么样!” 陈思望笑道:“早点卖,难得整天提心吊胆的,家里也快装不下了。” 其余几人没想到陈思望还真要卖,按他们对市场尿性的预估,明年年初或者年中,的价格是铁定上涨的。 “装不下了?老陈,你今年一亩能产多少公斤啊?” “我今年估摸着亩产能有300公斤。” “300啊还可以叻!我了解到的好多人家里都只能采二百二三十公斤。” “还行吧!” “老陈能采多少?我今年看你地里长势不孬,产量肯定低不了。” 陈思望笑道:“可能得接近400公斤了!” 其余几人当场楞在了原地,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