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换一种方式,为国内钾盐事业发光发热,顺便还能改善家庭情况。 当他知道嘉禾开出的条件时,也不由呼吸急促。 实在是给得太多了。 他何德何能……也不对,对方肯定也看上了他的背景资源。 一番纠结后,杨国成同意了老师帮他做出的选择。 他家里确实不太富裕,在单位里甚至被人打上了抠门的标签。 吃饱喝足之后,几方都很满意,又聊了一些未来工作上的细节,这场宴会才散去。 杨国成辞去公职需要时间。 嘉禾去老挝的考察团也需要更多有份量的人物,接下来的两天,郭阳都在京城拜访各大部门。 等一切忙完,居然一时好像没事情做。 如果不是李兆会说这几天会组个饭局,郭阳肯定选择回西北,只是答应了,也不好爽约。 去屋顶农场种菜养吧? 可这些天,京城的风沙并没有好转。 虽然地面上的浮尘不多,但种菜也不是个好选择,顶着灰蒙蒙的天,任谁心情也不会愉悦。 思考片刻,郭阳最终决定去逛逛嘉禾在京城的超市,也没通知彭书玉,就这么直接去。 除了最初的那家超市,嘉禾超市在京城的门店又多了两家。 依然只有几百个平方,相比那些大卖场和商超,无疑显得小气了点。 但装修精致,产品高端,价格主打一个贵,也切合了某些群体的需求,用以销售嘉禾特色产品足够用了。 供应最充足的是面粉、大米、食用油、土豆制品、牛奶,以及各类生鲜蔬菜、牛羊肉等等。 每一样都不便宜。 但超市里人气还不错,日销能达到10万元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依然不赚钱。 一道交流声吸引了郭阳的注意。 “这蜂蜜还没有上货啊?” “还没呢,姐,这蜂蜜一直很紧俏,基本上都要到春夏季才有。” “唉,我这等好久了,你们老板也是,也不知道扩大养蜂的规模。” “姐,我回头就给经理反应去。”这位导购挺年轻,抬头时,看到两个身姿挺拔的男士身影正站在不远处看着这里。 这两位一看就不是来买菜的。 她感觉有点熟悉,好像在哪里见过似的,鄂的,她拍了拍额头,“董事长?!” … 从这家店出来,郭阳和罗修又往下一家店赶去。 “罗修,你感觉这店怎么样?” 罗修一边开车,一边回忆道:“嗯…买菜的以妇女居多。” “额…你就光顾着这个了?” 虽然这是实情,但郭阳想问的明显不是这个。 “其它的,我也说不上来,最近没了解过这方面的东西,倒是蔬菜看起来挺新鲜的,应该了不少功夫。” “确实费了不少劲,所以利润没有想象中高。” 超市里商品的售价,基本都是种植成本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溢价很高。 然而,嘉禾超市即便不除开买门面,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赚钱。 主要原因就是体量不够大,在损耗、运输和冷链保鲜上承担的成本非常高。 目前,在全国的十数个大城市,嘉禾一共开了30家门店,还都是中型超市,总量不大,这都是劣势。 不是上下班高峰期,但汽车依然开了小一个小时,才到了第二家店。 这让郭阳发现了另一个缺点:远。 他想到了此前彭书玉的一份提案,也许是该考虑考虑了。 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还没进店,就看到了彭书玉干练的身影。 “你这消息挺灵通啊?” “刚好在这边。”彭书玉笑道:“刚才有店员说你在巡查,我想着你应该会来这边,就提前等着了。” “可以,没和基层断了联系。” 说着,三人走进了店里,除了门面要大不少,都是同样的装修和货架风格。 基本上和另一家店相差不大。 看了会儿,估摸着彭书玉在,也挑不出什么问题,说:“找个地方坐坐。” “附近有家咖啡厅不错。” 郭阳说道:“算了,就在这里找间办公室吧,聊聊工作上的事。” 常规意义上, 生鲜超市最终比拼的是顾客的体验和运营的效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与仓配体系才是生鲜破局的关键钥匙。 但嘉禾生鲜超市不注重效率。 而是在产品品质和顾客体验上做到了极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