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90年代时,沙二代接过铁锹。 如今,林区和沙漠总面积近21万亩。 郭阳问道:“他们还有多少沙漠没有治理?” “大概两三万亩吧。”陆汉斌说道:“主要是沙海的收益让他们眼馋。” “90年代有段时间治沙没有生态补贴,八步沙差点倒下。” “这几年靠着西油东输、西气东输的工程补偿,以及生态公益林造林经费,日子才勉强好了起来。” “但他们自身造血能力很差,自身收入主要来自于沙漠养鸡。” 郭阳问道:“他们有这个技术吗?” 肉苁蓉种植并不难,但想取得好效益却并不容易。 种植和采集必须有gap认证,药品制造必须有gmp认证。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药材的地道性和优质性。 另外,农残、重金属含量是否合乎标准,也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必备条件。 即使是沙海投,也是经历了几年波折,也探索出自己的种植技术模式。 陆汉斌摇了摇头,“可能只是想试试,但他们想买新品种种子。” “今年计划留种5000亩,种子是肯定够的,我的想法是卖。” “那就卖。”郭阳笑道:“这方面你熟,按你的想法来,农业部要去调研酒泉休耕试点,我得赶回去了。” 陆汉斌点点头,“估计八步沙林场也买不了多少种子。” 肉苁蓉种子价格并不便宜,在野外采集的野生种子1斤上万元很普遍。 这也是转型的沙海农牧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障种子来源。 肉苁蓉种子不仅贵,还是假种子的重灾区。 没有优良可靠的肉苁蓉种子,要想发展肉苁蓉种植产业是不可能的。 一般来说,梭梭的树龄越高,种子产量就会翻倍式增长。 目前,沙海3年生的梭梭林,肉苁蓉种子亩产从几斤到十几斤不等。 但即使这样,未来潜在利润也很高。 沙海的种子生产基地几乎就是现成的,白梭梭等寄主的采穗圃也是现成的。 只要产业热度能起来,赚一波快钱肯定没有问题,后续也能成为稳定提供收益。 … 有煤老板带头,民勤的沙产业招商进行的很顺利。 各种合作社、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立。 沙海符合转租条件的梭梭林也都承包了出去,每年租金都能回收几千万元。 产品也卖爆了。 尤其是新品种,无论是新采挖的鲜货,还是加工的成品,都‘供不应求’。 实际上,只是采挖的速度跟不上。 通过种子商店培育的品种,上限有1000斤种子。 而通常,寄生一亩肉苁蓉用种量约20g,这让沙海新品种接种面积达到了2.5万亩。 第一年,春季每亩干货产量10斤不成问题,除去留种的5000亩,那也是二十万斤。 (ps:干鲜比6~10:1)有心人略微一算,干货平均售价约300元/斤,加上秋季采收,一年亩产二十多斤,每亩年收益六七千元? 粗加工切片的售价约600元/斤,那就是1.2万元/亩。 如果是精深加工产品,那还得了,郭总不是说沙海前期亩收益只能1000~3000元吗? 我丢。 这直接翻倍了啊! 当众人找到沙海询问时,只是被告知这是新品种,定价本来就要高一些。 再加上煤老板一窝蜂的抬价,价格上涨得厉害…… 至此, 众人最后的顾虑也被打消了。 拿地!拿地!拿地! 一时之间,民勤招商团队感觉到了市场的疯狂,优质的沙地变得十分抢手。 一有出租或者拍卖,立马就会引来争夺。 而拿到地的企业和农户,也立马投入下一步工作。 所有人恨不得立刻投入到沙产业之中,期望能吃到第一波红利。 而这对沙海农牧来说,新品虽说只有两万亩,但只是种植环节收入就能稳稳上亿。 还有最开始的几万亩,还有加工带来的附加值提升。 肉苁蓉种子要七八月才能采收,但预订的订单已经积攒了一摞…业绩可期! 沙产业越红火,作为先行者的沙海才是获利最大的。 …… 李永才的表情仿佛见了鬼。 “到老挝开煤矿,郭总,你确定没开玩笑?” 郭阳肯定的点了头。 “嘉禾要到老挝开钾盐矿,需要大量的煤,另外,还有其它几家企业要出国采钾,也会需要煤。” 李永才摇头,“可没人愿意去老挝啊,即使要干老本行,大都倾向于去疆省。” 郭阳沉吟道:“合作怎么样?嘉禾出钱,李总的企业出人出技术。” 通过这段时间的接触,郭阳也大概摸清了这些煤老板的底细。 据他所知,这二十多位煤老板,绝大多数都身家过亿。 但领头的李永才才是资产最丰厚的。 李永才还在犹豫。 郭阳想了想,说道:“在其它农业项目上,嘉禾也会尽力提供帮助。” 李永才说:“郭总,冒昧问一下,文冠果项目上,嘉禾打算发展多少亩?” “长期计划是种植500万亩。”郭阳笑道:“李总有兴趣参与?” 李永才先是吃惊,随后又说道:“嗯,想在晋省搞点。” 郭阳大方道:“行,只要李总有需要,嘉禾苗圃里的文冠果树优先供应你。” 李永才也投桃报李:“我不打算开煤矿了,手底下的兄弟就劳烦郭总收留。” “那就多谢李总厚爱。”郭阳笑道:“我赶着要回酒泉,李总感兴趣也可以去看看。” “好啊,正有此意。” “……” 郭阳说:“刚好去看看文冠果苗圃。” 文冠果苗圃是去年春才在张掖建立的,最早播种的苗也才一年生,还稍显幼小。 而且1000斤种子,一斤约500粒,只够播种20亩。 即使全出苗也只有50万株,大约够移栽5000~10000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