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第三,依照对方的观点,把成败综合起来看,成败作为相对的概念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竞争之中的,竞争一方的成,就意味着另一方的败。于是我们又可以从对方论述的内容中得出第三个结论:任何竞争的结果都是一方英雄,一方狗熊。” “那么荷马笔下的特洛伊战争,金戈铁马十年鏖战,难道希腊联军主将阿喀琉斯是英雄,失败的特洛伊军主将赫克托尔就不是英雄吗?” “那么楚汉相争逐鹿中原,难道开创了大汉王朝的刘邦是英雄,乌江自刎的西楚霸王就不是英雄吗?” “那么魏蜀吴三国鼎立,豪杰辈出,难道仅仅因为最后三家归晋,就只有司马氏才是真英雄吗?那后人又何来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的感叹呢?” 这在第三个反驳对方的观点中,又是一连三问,依旧跟上面两次的三问一样,问的是一针见血,问的是心惊胆战,问的是地动山摇,问的是让评委由衷赞叹,问的是让黄队目瞪口呆。 尤其是那四辩孙强,气的是差点突出了血! 麻蛋! 你是“嘴强王者”吗? 你是“嘴炮中炮”吗? 你是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吗? 这么的能问! 恶狠狠的盯了朱铨一眼,接着在便签条上写下几句话递给了身边的三辩关晓阳。 关晓阳看到孙强递来的纸条,原本不安的紧张情绪变得平缓了许多:真不愧是这次大赛中最强的两位辩手之一,这反驳角度,牛哔plus! “叮咚”一声,朱铨知道自己还剩下三十秒的时间,便开始进入到最后的总结发言: “...由此可见,按照对方同学的观点,以成败论英雄,其结果只能是假英雄大行其道,真英雄纷纷落马,分明是英雄相惜棋逢对手,偏偏也要分出个成王败寇。至于对这样的标准到底可取不可取,我相信在座各位自有公论。” 现场响起“哗哗哗”的掌声,而在直播网站上,网友们纷纷对朱铨的这次“火力全开”辩论给予了高度的赞扬: “给予朱铨‘嘴强王者’的称号!” “这哪来这么多的问题的?也太厉害了吧!而且你们发现没有,朱铨的问话都是条理清晰的!” “气场完全压制!持续高能性输出!我特么的怀疑,这朱铨的嘴是钢炮做的吧,嘚吧嘚吧嘚的,咋就不累呢?” “能不能说的慢一点,我记不下来啊,高考素材专用的议论文模板,爱了爱了!” “二辩的时候就上核弹,对方失败的也太快了吧!” “楼上的,你怕不是没有看前面的比赛吧,正方的四辩都没有出场,你怎么能够说反方稳赢了呢?” “朱铨的这一个观点很有攻击性,带了点以偏概全的色彩,不过辩论不就是这样的吗?可以说是辩论当中的基本法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