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失态的正方三辩-《巨星从主持人大赛开始》


    第(2/3)页

    简直了!

    而随着《大专辩论赛》越办越好,它的三个隐含的好处也逐渐的显现出来了。

    第一是“新”,在1993年举办的国际大专辩论赛可谓“新”,而且,借助当时政府的推广支持,这场辩论赛就有了“传播”途径,这也是“新”。

    使得外国人,尤其是一些亚洲国家的人民在看到这样的一场场精彩辩论之后,产生了学习汉语的想法,并付诸实践,从而扩大了华国的影响力。

    其二是“文化”,国际知名大学的大学生比赛,名校生们不只是徒有虚名,而是真真正正有文化素养。

    就拿本届大赛来说,可以看到在辩论赛场上,科学有达尔文进化论、哥白尼日心说;

    历史有北京人生存之战、奥斯维辛集中营;

    文学有孔孟、荀子;

    哲学有黑格尔、康德;

    参赛选手们引经据典,开展论述,这是很值得一看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而减少这种差异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

    试问名校生都能坚持做到多读书读好书,吾辈青年如若不更加奋进,又怎么在这熙熙攘攘的社会立足。

    使得华国人自己产生一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奋发精神。

    第三是“技巧”,在辩论角度,我们把它称之为辩论技巧。

    俗话说,辩论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就很有意思了,既然是战争,那就会有“阴谋”,而辩论这种靠嘴皮子功夫的当然会在说话上做文章,说好听点,叫做沟通艺术。

    使得辩论这种益智且益脑的活动大放异彩,将观众们,尤其是年轻观众们的注意力从斗音、微博这些毫无意义的流量app上转移到书本上来。

    在主持人岑萦进行控场之后,正方三辩开始了自己的论述,可说着说着,就有些乱了,让人不知所谓。

    这个三辩突然有些情绪化起来,语速快的飞起,让人根本听不清究竟说的时候什么东西,感觉好像在骂人。

    并且,他的手还直接指向反方座位。

    朱铨等人听到这样的论述后,脸色突然微变。

    这都什么事情啊!

    辩论这事儿,根本不讲真理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