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使者名叫班勇,身着皮裘,脸上带着风霜痕迹,手里捧着一把干枯的桑枝:“皇后娘娘、陛下,鄯善国遭遇大旱,桑林枯死大半,蚕宝宝都快饿死了。听闻大乾有耐旱桑苗,求娘娘赐下救急,我国愿以美玉、良马相赠!” 凤染霜接过干枯的桑枝,枝条轻轻一折就断了,可见干旱之严重。守苗爷爷上前查看,摇了摇头:“这是普通桑苗,耐旱能力差,遇到大旱肯定活不成。我们培育的耐旱桑苗,根系能扎到地下五尺,就算三个月不下雨也能存活,只是……” “只是什么?”班勇急切地追问。 “只是耐旱桑苗的种子刚成熟,还没来得及大量培育。”守苗爷爷叹了口气,“要培育出足够鄯善国栽种的桑苗,至少需要两个月时间,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 风澈突然开口:“我有办法!去年去回纥时,我记得他们那里有种‘沙棘桑’,能在沙漠边缘生长,耐旱能力极强。我们可以先从回纥调运沙棘桑苗,送去鄯善国救急,同时加快培育我们的耐旱桑苗。” 慕容冷点头赞同:“好主意。风澈,你立刻出使回纥,调取沙棘桑苗。陈老伯,你带匠人去鄯善国,指导他们搭建节水灌溉系统,这样就算干旱,也能保证桑苗存活。” 三日后,风澈带着随从踏上前往回纥的路途。回纥的草原正值初春,草芽刚冒出头,可汗亲自带着百姓在草原上迎接。“风澈小公子,上次你教我们培育的耐寒桑苗,冬天都存活了!”可汗拉着风澈的手,热情地说道,“沙棘桑苗我们有很多,随时可以给鄯善国送去。” 风澈看着一望无际的沙棘桑林,叶片呈灰绿色,表面有一层细密的绒毛,正是耐旱的特征。“可汗,鄯善国大旱严重,急需桑苗救急。麻烦你派匠人随我一起,把沙棘桑苗运过去,再教他们栽种方法。” 可汗立刻下令,让百姓们挖掘沙棘桑苗,用湿布包裹根系,装上车队。临行前,可汗送给风澈一把镶嵌宝石的弯刀:“西域风沙大,路上不太平,这把刀你带着防身。” 车队行至西域戈壁时,果然遇到了沙尘暴。狂风卷着黄沙,遮天蔽日,马车摇晃得厉害。风澈让随从们用毡布盖住桑苗,自己则握着弯刀,警惕地观察四周。“大家把车围成圆圈,保护好桑苗!”风澈大喊着,风沙吹得他睁不开眼睛。 沙尘暴过后,车队的水源所剩无几。风澈看着干裂的戈壁,心里焦急万分——桑苗要是缺水,就算耐旱也撑不了多久。就在这时,远处传来驼铃声,一支商队缓缓走来。商队首领看到他们车上的桑苗,笑着说道:“你们是大乾派去鄯善国送桑苗的吧?前面不远处有一口清泉,我带你们去。” 原来,这支商队常来往于大乾和西域之间,早就听闻大乾在推广桑蚕技艺。首领递给风澈一袋水囊:“鄯善国的百姓都在盼着桑苗呢,我们也带了些粮食,一起送过去吧。” 有了商队的帮助,车队顺利抵达鄯善国。班勇早已带着百姓在城外等候,看到车上的沙棘桑苗,百姓们激动得欢呼起来。风澈立刻指挥众人栽种桑苗:“沙棘桑苗要种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行距三尺,株距两尺,栽种后要浇足定根水,再用干草覆盖根部,减少水分蒸发。” 陈老伯则带着匠人搭建节水灌溉系统。他们用西域的胡杨木做水管,把远处的泉水引到桑园,再在桑苗根部挖浅沟,让水慢慢渗透到土壤里。“这种灌溉方法能节省一半的水量,就算干旱,也能保证桑苗生长。”陈老伯擦着额头的汗水,对围观的百姓说道。 可刚过几日,桑苗就出现了问题。部分沙棘桑苗的叶片开始发黄,慢慢枯萎。风澈蹲在桑园里,仔细查看土壤,发现土壤里盐分过高——西域的泉水含有盐分,长期浇灌会导致土壤盐碱化。“不好,土壤盐渍化了!”风澈急得满头大汗,“这样下去,桑苗都会死的。” 班勇也慌了神:“那可怎么办?我们这里只有这一口泉水啊!” 风澈突然想起守苗爷爷教过的盐碱地改良方法:“有了!我们可以用桑枝灰和腐熟的羊粪改良土壤。桑枝灰能中和土壤的盐分,羊粪能增加土壤肥力。”他立刻让百姓们收集桑枝,烧成灰烬,再和羊粪混合在一起,撒在桑园里。 陈老伯则改良了灌溉系统,在水管末端加了一个过滤装置,用桑树皮和干,草,过滤泉水里的盐分。“这样浇灌的水,盐分就少多了。”陈老伯笑着说,“再每隔十天,给桑苗浇一次稀释的甘草水,能增强桑苗的抗盐能力。” 在众人的努力下,桑苗渐渐恢复了生机。一个月后,沙棘桑苗长出了新叶,鄯善国的百姓们终于露出了笑容。班勇捧着一碗刚熬好的桑果粥,递给风澈:“小公子,这是用沙棘桑的桑果熬的粥,你尝尝。要不是你们,我们今年就没活路了。” 风澈喝着粥,桑果的酸甜在嘴里散开。他看着远处正在桑园里忙碌的百姓,心里想着:不管是南洋的湿热,东洋的严寒,还是西域的干旱,只要齐心协力,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 离开鄯善国时,班勇送给风澈一块上好的和田玉,上面雕刻着桑苗和蚕宝宝的图案:“等桑蚕丰收了,我们一定带着最好的蚕丝,去参加万国桑蚕博览会。” 风澈接过玉石,郑重地说道:“我们在京城等你们!到时候,让天下人都看看,西域的沙漠里,也能长出茂盛的桑林!” 第四章 博览会序曲 回到京城时,万国桑蚕博览会的筹备工作已经进入尾声。长乐宫的桑园里,各色桑苗长势喜人,三色桑、抗毒桑、雪桑、沙棘桑整齐排列,像是一片五彩的海洋。凤染霜正带着宫女们,用蚕丝编织博览会的会旗,旗面上绣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桑树,桑树上结满了各国的蚕茧。 “娘,鄯善国的问题解决了!”风澈跑进桑园,把和田玉递给凤染霜,“这是班勇使者送的,他们说一定会来参加博览会。” 凤染霜接过玉石,仔细端详着上面的图案:“真好看。守苗爷爷培育的耐旱桑苗也成熟了,已经派人送去鄯善国,明年他们就能大面积栽种了。”她指着远处的学堂,“你看,学堂里的学子们正在排练博览会的开幕式节目,阿木和惠子也来了。” 风澈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只见阿木正带着浡泥国的学子们制作蚕丝灯笼,惠子则和琉球的匠人一起,用寒桑丝编织屏风。学堂的藏书楼里,新添了许多各国的桑蚕书籍,有浡泥国的《婆罗桑养殖法》、琉球的《寒桑缫丝记》、回纥的《沙棘桑培育图谱》,还有风澈编写的《万国桑蚕故事集》。 陈老伯则在工坊里忙碌着,他要把这些年改良的缫丝机、嫁接工具、灌溉设备都展示在博览会上。“我还要做一个巨大的蚕茧模型,里面放着桑蚕生长的全过程,让大家一看就明白桑蚕是怎么吐丝结茧的。”陈老伯手里拿着锯子,正在切割桑木。 慕容冷则忙着接待各国赶来的使者。西洋的使者带来了新型的桑蚕温度计,能精准测量蚕房的温度;东洋的使者带来了桑皮纸制作技艺;西域的使者则带来了用桑蚕丝织成的地毯,上面绣着西域的风光。 博览会开幕前一日,风澈和阿木、惠子一起,在博览会的会场布置展品。会场分为桑苗区、蚕种区、缫丝区、丝绸区、美食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摆满了各国的特色展品。“你看,这是我们浡泥国的粉色蚕丝,织成的锦缎特别受欢迎。”阿木指着一匹粉色的锦缎,骄傲地说道。 惠子则展示着琉球的寒桑丝绸:“我们的寒桑丝绸,保暖性特别好,就算在零下的温度,也能让人觉得暖和。” 风澈则在桑苗区,给每一种桑苗都挂上了介绍牌,上面写着桑苗的名称、产地、特性和培育方法。“这是我们大乾的抗毒桑苗,能抵抗婆罗桑叶的毒素;这是雪桑苗,能在严寒地区生长;这是沙棘桑苗,耐旱能力极强……”风澈一边布置,一边给前来参观的百姓讲解。 傍晚时分,布置工作终于完成。风澈站在会场中央,看着满场的展品,心里充满了成就感。凤染霜和慕容冷走过来,递给风澈一件用多色蚕丝织成的锦袍:“明天开幕式,你要作为学子代表发言,穿上这件锦袍,更显精神。” 风澈接过锦袍,上面绣着四海桑林的图案,还有各国的标志——南洋的棕榈树、东洋的樱花、西域的胡杨、回纥的草原。“谢谢娘,谢谢陛下。”风澈穿着锦袍,挺直了腰板,“明天,我一定要让大家知道,桑蚕不仅能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能连接天下的情谊。” 慕容冷拍了拍他的肩膀:“朕相信你。明日的博览会,不仅是桑蚕技艺的展示,更是天下大同的见证。让我们一起,让桑香飘得更远,让情谊传得更久。” 夜幕降临,长乐宫的桑园里亮起了蚕丝灯笼,柔和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会场。风澈躺在桑树下,看着天上的星星,心里想着明天的开幕式,想着各国使者的笑容,想着百姓们的期盼。他知道,明天将会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桑蚕的故事,将会在更广阔的天地里,续写新的篇章。 第五章 万国桑香聚 万国桑蚕博览会开幕那日,京城阳光明媚。长乐宫的会场外人山人海,百姓们早早地就赶来,想要一睹各国的桑蚕奇珍。会场门口,两面巨大的蚕丝会旗迎风飘扬,上面的大桑树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辰时三刻,开幕式正式开始。慕容冷和凤染霜坐在**台上,各国使者、匠人、学子依次入场。风澈穿着那件多色蚕丝锦袍,作为学子代表走上台发言。 “各位陛下、各位使者、各位前辈、各位同窗:大家好!”风澈的声音洪亮,传遍整个会场,“我是桑蚕学堂的学子风澈。从南洋的婆罗桑林,到东洋的寒桑山谷;从西域的沙棘桑园,到回纥的草原桑田,桑蚕的足迹,已经遍布四海。” 他举起手里的《万国桑蚕故事集》:“这本书里,记录着每一个为桑蚕事业努力的人——有教我们嫁接桑苗的守苗爷爷,有改良缫丝机的陈老伯,有在南洋默默耕耘的阿木,有在琉球坚守寒桑的惠子,还有无数不知名的匠人、百姓。是他们,让桑苗在异国他乡扎根,让蚕丝连接起天下的情谊。”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阿木和惠子激动地挥舞着手臂。风澈继续说道:“今天,我们汇聚在这里,展示桑蚕的成果,交流技艺;明天,我们将带着学到的知识,回到各自的家乡,让桑香飘向更遥远的地方。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天下每一个角落,都会长出茂盛的桑林,每一个百姓,都能穿上温暖的丝绸!” 发言完毕,会场里掌声雷动。慕容冷站起身,宣布博览会正式开始:“万国桑蚕博览会,开幕!” 瞬间,礼乐齐鸣,蚕丝灯笼被点亮,五彩的丝绸彩带从空中飘落。百姓们欢呼着涌入会场,各个展区前都排起了长队。 桑苗区里,守苗爷爷正在给大家演示三色桑苗的嫁接方法。他手里拿着剪刀,精准地剪下接穗,插入砧木,动作娴熟流畅。“大家看,只要把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对齐,再用湿布缠绕好,半个月就能发芽。”守苗爷爷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周围的学子和百姓们听得津津有味。 蚕种区里,展示着各国的特色蚕种——浡泥国的粉色蚕种、琉球的耐寒蚕种、回纥的耐旱蚕种、大乾的抗毒蚕种,还有西洋的彩色蚕种,五颜六色,十分可爱。风澈正在给孩子们讲解蚕卵的孵化过程:“蚕卵要在温暖湿润的环境里孵化,刚孵出来的蚁蚕,比芝麻还要小,要喂切碎的桑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