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节 柴十九送礼-《名门财女》


    第(2/3)页

    古人生活就是无聊,曾家是书香世家,还有得书看,那些没书看的,这漫漫长日,又该如何打发?

    八娘感叹,早上起的本就迟,这会儿虽只五月,也偶闻蝉鸣,又有不知名的鸟儿在屋檐上低声鸣唱,很是悦耳,哪里睡得着。便与六娘闲话,问这一个荷包乔绣上多久,才能绣成一个,又问可卖多少钱,再问六姐平常都做些什么,临川城里有几处好玩的。

    六娘也不嫌她聒舌,一一浅笑着答了:“这荷包,料子和绣的彩线都是铺子里提供的,我不过费个工,因此一个也不过五六十文钱,我绣活做的多,针线上手脚也快,一日也能绣上一两个。平日陪着祖母,只窝在家中,偶尔也会与祖母去相熟的人家作客,不过极少,祖母年纪大了,虽看着还算精神,却也不敢多劳累她老人家。至于玩的地方,我还真没去过,听说倒也有些,离我们家不远的宝龙寺,香火顶盛,哪天若是闲了,我领你去转转,至于城外,出城往南不远有座山风景还算好,只是比着我们南丰临近的军山要差上许多,你若想去,哪天四哥和五哥得假回来,叫他们领你去玩就是了。”

    宝龙寺,那天宋夫人在船上,不就说她住在宝龙寺东么?难怪今晨在街上会遇着宋三娘。八娘想到宋三娘,就又想起柴十九来。

    柴十九真是不经念叨的,到了黄昏是,果真差了小厮来,给老夫人送了些点心吃食并些珍贵的药才,给曾不疑的却是一台端砚,给八娘送了几本闲书,老夫人却不知道十九郎是谁,因药才珍贵,那端砚亦是贡品,便看向曾不疑,曾不疑也觉得这礼重了,可却又不好退回去,便朝老夫人点了点头,老夫人这才收下,又让六娘赏了那小厮一吊钱。那小厮大方收下,回了曾不疑几句话,却该辞了,可那小厮站着起不动,曾不疑便问:“可是你家十九郎还有什么话要你转的?”

    那小厮便显的有些不好意思,心里暗暗埋怨自家主子做事忒不靠普了些,笑道:“曾老爷洞察秋豪,实在是我家公子……想请府上的八小姐,做些那日在船上吃过的饼带些回去尝尝。”

    这下不仅曾不疑愕然,连黄老夫人都觉得又吃惊又好笑,看那十九郎送的礼,就知道出身不凡,可这小厮提的要求,也未免太不着调,就瞥了一眼八娘,八娘很想对老祖母表白,我和那厮真没隐情,可此时也只得装愣,很无辜的回看向祖母。

    黄氏只得又看向曾不疑,曾不疑点了点头,问八娘什么时候能准备出来。

    八娘暗自腹诽,也不知道柴十九抽的是什么风,只得应道:“做葱油饼也并不费事,约半刻钟就好,一早刚好和六姐姐买了精面回来,原想着晚上做些,给祖母尝尝的,我现在就去。”说完,不情不愿的去了厨房。

    黄氏见那小厮长的机灵,便留了他说话,又问了他家公子的事,那小厮便捡那能说的说了,曾不疑在一旁听着,心中原就有些疑惑,可十九郎讲话滴水不漏,回来后见着老母,也忘了问四郎五郎,第二日一早两儿子就去了州学里,也没来得及问清楚,便问那小厮:“上回倒是忘了问十九郎,按说京中有太学,以十九郎的家世,想进国子监当不是难事,你们主仆怎么来临川入了州学了?”

    那小厮见问,半坐凳子上,因柴十九早就嘱咐过了小厮,笑应道:“回曾老爷的话,我家公子打小听说江西文风鼎盛,就一直想着来看看,又公子外祖家就在临川,前头公子犯了些小错,被家中老爷责罚,送到了临川外祖家,原想着叫舅爷管些时间,等公子知了错,再送回去,却不想公子在这里强识了两位好友,因都是州学里有才学的学生,公子便索性与舅爷商量,想进州学读年把书,舅爷去信问了家中老爷,老爷觉得也是好事,因此公子这才进了州学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