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不必烦愁,王妃就帮我回话,说是这园子因要打理,一月只租三次,早到早得。上中下三旬各只能租一次即可。” “这般也好,”柳氏笑着,心知八娘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他们都私下里让我打听,你这屋里陈设的东西,都打哪儿买来的呢,尤其是家什,其实有些也是知道你那喜来登的。我也与她们说了。都说最近得去你那铺子逛逛,也淘买些精巧的玩意儿回去呢。” “这可得谢谢您。” “我们之间,不必客气,”柳氏沉呤了一下,还是开了口,“今日清河随你出去,没有为难你吧?” 八娘摇了摇头:“郡主是何等身份,又岂会为难于我?王妃多虑了。” 柳氏这才真正放下心来,因接下来还有两日宴请,园子一早准备了安置的地方,柳氏并未打算再回王府,准备这两日就歇在园子里,累了一天,柳氏脸上也满是倦意,八娘也不欲多说,便着人送了一应洗漱用物上来,自己出回了休息的院里。 三日宴会很快过去,结果在八娘意料之中,喜来登借着这次宴会的东风,在京城的贵妇圈中一举成名。 宴会过去不到十天的时间,铺子里的销售量足平常两个月的量要多,铺中摆设的物品几乎告罄,这些都没什么,最让八娘高兴的是,家什的订单如雪片般纷纷飞来。 等到十一月,果然狄咏班师回朝,而柴十九则留守北关,与辽国商议和谈事宜。 官家龙颜大悦,一直被冷落的文帅也因这场开国来最大的胜仗,而入了枢密,这也意味着作为开国功勋文家,重新又走上了政治中心的舞台。 而因狄相的原因,狄咏虽不能继续掌管兵权,官家却连升他几级,以二十四岁的年纪,竟然就升到了都前指挥副使的位置。并且别有封赏。 狄咏辞赏,却提出了要与魏王府的清河郡主解除婚约的请求。 官家未应。只说如今举国欢庆,不宜提这扫兴之事。狄咏也未再多言。 八娘知道狄咏回京,却不能相见,知他平安归来,每日脸上也是喜气洋洋的。再加上生意的事情一帆风顺,连带曾宅着因上一年曾不疑去世的阴霾,都变得晴朗了不少。 天气越发寒冷,朱氏便与晁文柔商议,想等翻年开春后,带着十二郎回南丰祖宅。如此一直在京中也不是个事情。 晁文柔自然要问八娘拿主意。八娘叫了几个哥哥来商议。 若是几个兄长全部回京的话,等过了秋闱还得进京,子阜几人其实完全可以在京城参加笔头试,不一定非得回乡参考,到时候再入京城,来回又是一翻倒腾,有那路上浪费的时间,还不如就在京城好好温书。 四郎拒绝子阜几人一道护送朱氏的意愿,他是儿子,自然是要亲自送朱氏回乡的,便让子阜几人留在京城。打算过了年,带上几个得力的下人,送朱氏回去。 八娘想着再过几个月,娘和十二弟就要回南丰了,不免伤感。 铺子里的生意越来越忙,因京城的顾客不比别处,因此若有订制家什的,八娘都尽可能的自己前去商议。 那日忙完,已是华灯初上,因苍耳去了城外的作坊里与刘二郎送图样,八娘只一人回府。 天空已飘起上京城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看到宅门前挂着的两串气死风灯,在满天的飞雪中发着温暖柔和的红光。八娘觉得心暖暖的。 才下了马,搓了搓手,就听到不远处有人轻咳了一声。 八娘看过去,就见一披着白狐斗篷,一身银色铠甲的男子,一脸风尘的站在那里,对着自己,露出灿烂的笑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