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千里共婵娟-《有机农场》
第(2/3)页
田川连忙告饶:“轻点,老妈,轻点,疼啊。你听我说,”觉得耳朵上传来的力度小了一些,接着说道,“这可是名酒,现在的量越来越少了,价格只会越来越贵。我买到手里也是能保值增值的。咱虽然不指望卖了赚钱,可将来送礼什么的,总比现买要划算,是不是?这不是今天过节,开一瓶让你尝尝吗。”
田妈依旧不饶他,接着问道:“那你喝的那个什么老酒,像马尿一样,不会也这么贵吧?”
田川说道:“这个可没有那么贵,只要几十块钱一斤。儿子多孝顺啊,给老爸喝几百一瓶的名酒,给老妈喝几万一瓶的洋酒,只有自己喝这不值钱的散装黄酒……”
话还没有说完,田川又紧了紧揪在手里的耳朵,说道:“别唬我,你这一大茶壶,得有好几斤吧。我问了一下,一般的黄酒好像只要几块钱一斤。”
田川终于说了实话:“爸妈,咱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提高了,吃用的东西好一点也多花不了多少钱。咱们喝的这这白酒和黄酒,质量确实比那些便宜的要好不少,多花一点也是值得的。你喝的那个红酒,我也觉得不值那么多钱,但如果光用来送人,自己不喝来尝尝,多冤呐,是不是?再说了,明天把你喝剩下的往柜子里一摆,也有面子不是吗?”
他揉了揉耳朵,拿起一个螃蟹剥起来,边剥边说:“说实话,咱们家存的酒里,我舍不得随便送人的只有那些纪念版的帝王风范、这个拉菲庄园和这些黄酒。不是因为多贵,而是因为不好买到。如果送给那些不知道这酒珍贵的人,随便就喝了,就等于浪费了。那几万一瓶的洋酒就不说了,就说我喝的这个黄酒,在孔乙己市也是托了人情才买到的,如果再想买就困难了。这那边我还喝到过一次更好的,是一位老先生自己酿好后埋藏的。这些酒当时埋在那里,喝一点就少一点,现在那位老先生家中只剩下十几斤了,我想买都没好意思开口,最后只买到这些批量生产的酒。好酒的珍贵也就在这里。”
“这些茅台五粮液什么的,喝完了大不了再去买,总不会买不到,所以送人什么的也就无所谓了。而且作为名酒,送出去还有面子。”
讨论了一会酒,又说到桌上的菜。田川说道:“你们看,这一桌子的菜,现在河蟹和虾是最贵的,不少人家还舍不得买来吃,我们自己种的和养的就更贵了。但是几年以后,养殖的人多起来,价钱就会落下来,甚至会走上平常人家日常的餐桌。这其实也是社会的进步。你们看,不管人们怎么报怨社会不公,社会风气变差,物价上涨什么的,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在逐渐改善的,这一点大家都不能否认吧?我弄这个农场,其实就是想在人们富裕起来的时候,给大家提供更健康的食品,在大家从一年吃三次肉变为随便吃肉以后,再把健康这个概念摆到人们的面前,给大家一个新的追求目标。”
晚餐结束后,田川没有让爸妈动手,自己把桌上的餐具撤了下去,端上了自家产的葡萄、苹果、草莓、梨等水果,又把月饼端了上来。月饼是甜馨磨坊的糕点师黄发强和西点师冯哲合作研制的,在传统的中式月饼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西点的制作技法,使口感变得更加软糯可口,味道也更加温和。田爸田妈尝了一下,对这个月饼赞赏有加。但当他们尝到南方口味的蛋黄馅、肉松馅、猪肉馅腊肉馅等口味时,便苦起了脸,说这些口味简直就是糟蹋东西。
田川笑了,说道:“这些是南方口味,我们北方人一般会吃不惯。不过一些在北方生活多年的南方人对此却情有独衷,说是家乡的味道。”
随意聊了一会家常,田川去地下室的保险柜中取出了刘美婷送的紫砂茶具和从南方带回来的极品铁观音,沏了一壶好茶。他跟刘美婷相处了近一年的时间,多多少少学到了一些沏茶的技法。此时有好茶、好器皿和好水,沏出来的茶也相当不错。几杯茶刚刚分到爸妈的面前,就听到大门响,随即姐夫的声音从院子里传了上来:“小川趁我不在,又偷偷沏好茶了,我从这里就闻到了。”不一会,姐姐一家上到了露台。
这时,十五的一轮圆月已经升上了半天,一片清光洒下来照在露台上。姐姐关上了灯,露台上只余淡淡的月光。露台上的凉亭是由葡萄架组成的,两棵葡萄树长得很茂盛,一串串的葡萄垂下来,人坐在下面,显得有些黑暗。露台上的花草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朦胧,但这朦胧的感觉完全影响不到花草的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