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记者们-《文艺界奇葩》
第(2/3)页
当然,还有一些话于仲卿没有说,当时这个政策其实有些哄骗民营企业钱财的嫌疑。宽进严管,导致了一大批的民办学校倒闭,但是民办学校的基础设施都还在,国家这个时候用比较低的价格接手过来,借鸡生蛋又改成了公办学校。
不过以于仲卿的身份,自然是不可能把这件事情明说的。
“于部长您说的我自然知道,不然我也不会动了自己办学的念头。也请于部长放心,如果我要办学,肯定会投入我毕生精力,力求做到最好。”
见庄言做了个保证,于仲卿笑着说道,“其实你要办学,很简单,有不少民办学校快要办不下去了,国家现在也没有太大的精力去接这个烂摊子,你倒是可以从中间选一家接手过来,各种手续也就不要办了。如果这些学校你挑不出来满意的,也可以自己找个地方,不过时间上要慢一点,至于手续方面,你就放心了,我们这边都会给你开绿灯的。”
其实要办学校,庄言根本不需要找于仲卿这尊大佛,他自己去找个民办学校,无非是花些时间来谈而已。
不过既然是找来了于仲卿,也就不能浪费资源,教育部手里掌握了全国高校的资料,自然是知道每所学校的情况,而且走教育部的路子,谈起来也省了不少时间,估计也能省不少钱。
如今于仲卿既然提到了,庄言也就打蛇上棍道,“那不知道于部长可有好的学校介绍?”
于仲卿沉吟了一会,随后笑了起来,指着庄言说道,“你这小子,看来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了。最近两个月确实有很多民办学校因为各种原因办不下去,向国家求助,希望国家能够接手,只不过数量太多,国家也接手不了。但是其中有几所学校的基础条件都很不错,本来这些基础不错的学校都被挑出来,国家准备接手的。不过既然你现在提到了,那我就给你开个后门,如果你看上哪一个,就给你了。”
庄言当然不相信于仲卿说的,估计国家现在各方面也有些紧张,对于教育资源的扩张也不太想投入太多,所以即便有条件很不错的学校,国家也要考虑再三,不然也不会都过去两个月时间,这些学校的问题都还没有解决。
不过庄言根本就不在乎,他问于仲卿,就是想走个便捷,有了现成的名单,他也就不需再去一个一个找了。
“那就多谢于部长了。”庄言笑道。
于仲卿摆了摆手,说道,“不需要谢,这都是工作范围内的。回头我会找人跟你对接一下,将这些学校的资料拿给你看看,如果有满意的,给我回个话就行。到时候你通过我们部跟学校对接也行,或者自己直接去跟学校对接也行。”
学校的事情到这里大概也就谈完了,庄言想要留他们在这吃个晚饭,不过连立文他们却是婉拒了。
等到将连立文和于仲卿送走之后,庄言见到事情解决了一半,心情也很不错,笑着对梁启超他们说道,“要不,咱们晚上继续?”
“自然要继续,中午喝酒喝了半拉,一点都不痛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