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话音未落,便见一老妇人自船舱里钻将出来,喝道:“逆子!我一家性命皆蒙岳将军不杀之恩,还不速速下马拜降?” 杨虎一见,果然是老母,连忙跳下马来,跪于岸边,说道:“将军大德,杨某情愿归降,愿为将军帐下一小卒,以报将军恩德。” 岳飞拢船上岸,将杨虎扶起道:“如今蛮夷入侵,奸臣当道,天下英雄失身者甚多。你既肯改邪归正,便当守我军纪,尽力为国为民。如今无事,还请看视令堂,安慰家眷。”杨虎连声称谢,上船来问候母亲。 随后岳飞整顿船只人马,复返水寨,将岛上粮草物资运上船来,又安抚降兵,愿为兵者,便打散分入各营,不愿为兵者,便放其归农。 待得一切安顿妥当,便起船一同回至平江府,平江知府陆章率领合城耆老乡绅,各送牛羊犒劳。路上百姓家家插香点烛,无不感谢岳飞清除湖中水贼。 岳飞平定洞庭湖,返回宜兴县后,韩彦直见岳飞水师已成,又多次实战,渐已成型,于是便向岳飞辞行。岳飞使一条船,满载物资,与韩彦直一同回归镇江,奉于韩世忠驾前。 岳飞在宜兴县声威日盛,又因其军纪甚严,爱民如子,百姓无不称赞,于是便有乡绅数人,计划为其立生祠以显其功。 此提议报到宜兴县衙中,钱谌也极为赞同,便择吉日于宜兴县周处庙内为岳飞设立生祠。那周处字少隐,少时凶横,乡里人将其与南山猛虎与长桥下的恶蛟并称为宜兴三害。后知过悔改,射虎斩蛟,弃恶从善。其人励志好学,颇有文思,曾任东吴无难都督。晋灭吴后,被任为御史中丞。任职期间,凡所举劾,不避宠戚,公正处置。后因氐人反叛,周处领兵西征,战死沙场。死后被追封为平西将军,谥孝,故称周孝侯。又于其故乡宜兴立庙以享香火。 而宜兴百姓将岳飞生祠建于周处庙中,便是赞其造福一方百姓,功比周处,岳飞闻讯,数次推辞,却是拗不过百姓执拗,只得听任其所为。 生祠建成之时,宜兴知县钱谌亲书《岳飞生祠叙》于门口石碑之上,书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