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另外一个,虽然走过几次,但一直不曾在此处停靠,如今这么好的机会,自然要尝尝当地特色。 找了间酒楼。 众人步入其中。 要了一桌子饭菜。 皆是巫山这边的传统特色,烤鱼、腊肉、长寿汤,凉面、神茶、蜡蹄排。 好菜自然要有好酒。 恰好巫山县自古酿酒。 米酒、官渡老酒、还有诸如梅子、高粱、蜂蜜之类。 除却寥寥几人。 如花灵、白半拉以及几个负责行船的伙计,不擅或不能饮酒外,其余几乎个个都是酒鬼转世,刚一拍开封泥,吞咽口水的声音便已经是此起彼伏。 这一趟足足六天。 船只一直漂泊在江上,几乎从未靠岸。 就算半夜,也是在船上休息。 而今遇到这么好的机会。 一行人哪里还会客气。 就是乌衣,都忍不住从竹篓里探出了脑袋。 见状,陈玉楼不由一笑,随手开了一坛米酒,轻轻一抖,清亮透彻的酒水划过一道弧线,准确无误的落入它口中。 乌衣何曾饮过这等佳酿? 就是当初老蛟五百寿大宴法会,也不过是些血食。 毕竟妖与人之间,还是有着难以逾越的隔阂。 以往它也不知道还有这种好东西啊。 酒水入腹。 它只觉得一阵畅意直冲头顶,恨不能仰头长啸一声。 见此情形。 陈玉楼随手将剩下的半坛米酒直接扔了过去。 任由它去浅尝牛饮。 他们一行人则是边吃边聊。 一直半个多钟头后,才终于酒足饭饱。 随后,趁着伙计前去购置粮食,陈玉楼一行人也顺势在小镇上转了转。 他们还好,毕竟走南闯北。 但乌衣一辈子都不曾出过君山岛。 躲在昆仑背着的竹篓里,不时探出脑袋,对俗世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白半拉亦是如此。 毕竟,穷苦了大半辈子,何曾有这么富裕的时候。 往日行走江湖,光是填饱肚子活着,就已经费尽心思,如今却能随着陈掌柜四处闯荡,自然要趁着这么好的机会好好看看。 而且。 习惯了北方的辽阔平原。 川蜀境内,大江峭壁、风土人情,都让他惊奇不已。 两个姑娘家还是一如既往,拉着手四处闲逛,看到喜欢的金银首饰,胭脂水粉,都会买一些回去。 等伙计们返回。 众人也不迟疑。 驾船从大宁湖上驶入大宁河,然后一路北上,巫山县与巫溪县之间,一字之差,但相隔也有百十里路。 要是骑马还行。 乘船就要慢上不少。 一直到入夜时分,初月悬挂半空,一众人终于抵达了巫山棺材峡。 两岸夜色中,虫鸣鸟叫,猿猱之声不断。 不过…… 谁也没有在意这些。 早早聚集在甲板上的一行人,只是屏气凝神,抬头望向悬崖之上,只见沿途所经之处,悬崖半壁之上,一座又一座的棺材挂在其中。 比起当初过兵书峡时还要多出不少。 密密麻麻,四周云雾笼罩,形制如船,仿佛漂浮在云天之中。 不知道为何。 看到这熟悉的场景。 众人脑海里下意识浮现出当日所坐船只的老把头,领着一行伙计,烧纸插香,跪地磕头的一幕。 神仙棺、鬼神宅。 短短一年多,景色相似,但众人心境却已经截然不同。 只有初见悬棺的白半拉,一张脸上满是敬畏之色。 船只静悄悄飘过大河。 半刻钟后。 前方崇山峻岭中,一盏盏灯火漂浮,夜色如墨,仿佛一下闯入了狐仙坊市、鬼城居所。 “终于到了……” 陈玉楼吐了口气。 以他的目力,自然能够看得出来,那些灯火并非什么鬼市,而是一座依山临水的小城古镇。 绝对就是巫溪县无疑。 算起来。 时间还真是刚刚好。 踩着第六天半夜,第七日之前抵达,休息一夜,睡醒便是端午时节了,就是不知封思北是已经到了,还是来的路上。 听着他的感慨。 身侧众人脸上明显也多了几分喜色。 坐看着大船靠近渡口。 灯火璀璨。 小镇中熙熙攘攘的气息一下迎面而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