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8桑绿新晴:繁始盛,福绵延-《妃惑宫城之凤华绝代》


    第(2/3)页

    经过五日的行程,马车终于抵达岭南。韦昌带着百姓们早已在村口等候,看到慕容冷和凤染霜的马车,立刻迎了上来,脸上满是笑容:“陛下!皇后娘娘!你们可来了!岭南的百姓们都盼着你们呢!”

    众人跟着韦昌走进村庄,只见村里的桑园郁郁葱葱,蚕房里摆满了篾匾,里面的岭南彩蚕正欢快地啃食桑叶,吐出的丝带着淡淡的绿色,像掺了抹茶粉一样,散发着清新的茶香。“皇后娘娘,您看!这就是岭南彩蚕!”韦昌指着篾匾里的蚕宝宝,兴奋地说,“它们吃的桑叶是我们岭南特有的‘茶香桑’,所以吐出来的丝带着茶香,织出来的布不仅好看,还能提神醒脑。”

    凤染霜俯身细看,只见岭南彩蚕通体翠绿,比普通蚕宝宝略小,爬得更快,啃食桑叶的“沙沙”声也更清脆。“真神奇!”她赞叹道,“用这种丝织成的布,肯定很受欢迎。”

    守苗爷爷也凑过来,仔细观察着蚕宝宝和桑叶:“这茶香桑和岭南彩蚕搭配得真好,我们可以把茶香桑的种子带回京城,和墨叶桑、胭脂桑一起种植,让蚕宝宝有更多种类的桑叶可吃。”

    陈老伯则拿着织布机的图纸,和岭南的匠人一起讨论:“这种带茶香的蚕丝,可以和金蚕丝、彩纹丝混合编织,织出来的布会更有特色,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接下来的几日,慕容冷和凤染霜一行人在岭南考察桑蚕产业,指导百姓们改良养殖技术和缫丝织布工具。风澈和源溪跟着韦昌的女儿韦小雅,一起在桑园里采摘桑叶、喂养蚕宝宝,韦小雅教他们辨认茶香桑,风澈则教她用桑枝做哨子,源溪把自己整理的养殖手册送给她,三人很快成了好朋友。

    花汐则和岭南的绣娘们交流绣花技巧,她教她们用混丝绣法绣制带有岭南特色的图案,如木棉花、孔雀等;岭南的绣娘们则教她用茶香蚕丝绣制香囊,绣好的香囊散发着淡淡的茶香,格外别致。

    考察结束的那天,岭南举行了盛大的桑蚕丰收宴,桌上摆满了用岭南特色食材和桑蚕制品做的美食:茶香蚕丝糕、桑叶蒸排骨、桑果炖盅、蚕蛹炒腰果,还有用葡萄酿的酒,香气扑鼻。

    韦昌端着酒杯,站起身对慕容冷和凤染霜说:“陛下,皇后娘娘,感谢你们的指导和帮助,岭南的桑蚕产业能有今天的成就,全靠你们的鼎力支持!这杯酒,我敬你们!”

    慕容冷和凤染霜举起酒杯,和众人一饮而尽。慕容冷笑着说:“韦昌,你做得很好,岭南的桑蚕产业已经成了各地的榜样。以后我们要加强交流,把岭南的好品种、好技术推广到全国,让更多的百姓受益。”

    离开岭南的那天,韦昌送给慕容冷和凤染霜一批岭南彩蚕的蚕种、茶香桑的种子,还有一批用茶香蚕丝织成的锦缎和绣品。百姓们也纷纷拿出自家做的桑果糕、桑叶酥,塞进他们的马车里,依依不舍地送别。

    “陛下,皇后娘娘,一定要再来啊!”韦小雅拉着风澈和源溪的手,含着泪说。

    “放心吧,我们一定会再来的!”风澈和源溪异口同声地说。

    返回京城的路上,马车里堆满了岭南的特产和桑蚕相关的物资。风澈靠在凤染霜怀里,手里拿着个茶香蚕丝做的香囊,闻着淡淡的茶香,笑着说:“娘,这次岭南之行真开心,我不仅看到了岭南彩蚕,还认识了小雅,学会了辨认茶香桑。”

    源溪也笑着说:“我记录了很多岭南桑蚕养殖的技术和经验,回去后可以整理成一本‘岭南桑蚕养殖指南’,推广到各地。”

    慕容冷握着凤染霜的手,看着窗外渐渐远去的岭南风光,轻声说:“这次岭南之行收获满满,不仅引进了新的蚕种和桑苗,还加强了和岭南的联系,以后我们的桑蚕产业一定会更加兴旺。”

    凤染霜笑着点头:“是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和技术,改进养殖和纺织方法,大乾的桑蚕产业一定会成为天下最兴旺的产业,百姓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幸福。”

    回到京城时,长乐宫的葡萄已经发芽了,嫩绿色的芽尖顶着晨露,像一个个小小的惊叹号。守苗爷爷立刻带着匠人,把从岭南带回的茶香桑种子播种在桑园里,陈老伯则带着匠人,开始改良织布机,准备用岭南彩蚕的蚕丝织出更精美的布料。

    花汐的绣坊里,绣娘们正忙着用茶香蚕丝绣制新的绣品,香囊、手帕、挂屏,每一件都散发着淡淡的茶香,深受百姓喜爱。风澈和源溪则一起整理岭南之行的资料,把岭南彩蚕的养殖技术、茶香桑的种植方法,还有沿途的考察笔记,一一汇总成册,打算交给工部,推广到全国。

    盛夏的阳光热烈而灿烂,长乐宫的桑园里,胭脂桑、墨叶桑、茶香桑长得郁郁葱葱,枝头的桑果熟透了,紫黑、红、绿三色交织,像缀了满树的宝石。蚕房里,金珠蚕、彩纹蚕、岭南彩蚕都开始吐丝结茧,金色、彩色、绿色的蚕茧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小的宝山,格外好看。

    桑蚕博物馆也建成了,里面陈列着各种桑蚕品种、养殖工具、缫丝织布设备,还有花汐绣的“桑蚕万国图”和各地送来的桑蚕制品。每天都有很多百姓和外国使者前来参观,对大乾的桑蚕产业赞不绝口。

    这日,西洋的使者带着王室的感谢信和丰厚的礼物来访,信里说大乾的桑蚕制品在西洋的王室庆典上大受欢迎,西洋王室希望能和大乾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还邀请慕容冷和凤染霜派人去西洋指导桑蚕养殖技术。

    慕容冷和凤染霜欣然应允,当即决定派守苗爷爷和陈老伯带着桑苗、蚕种和技术人员,前往西洋。“守苗爷爷,陈老伯,辛苦你们了,”凤染霜笑着说,“希望你们能把大乾的桑蚕技术带到西洋,让大乾的桑香飘得更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