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守苗爷爷和陈老伯拱手应道:“娘娘放心,我们一定不辱使命!” 出发的那天,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源溪,还有大臣们,在宫门口送别守苗爷爷和陈老伯。风澈拉着守苗爷爷的手,舍不得松开:“守苗爷爷,你一定要早点回来,还要给我带西洋的宝贝!” 守苗爷爷笑着点头:“好,小殿下,爷爷一定给你带西洋的宝贝回来!” 送走守苗爷爷和陈老伯,长乐宫的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与充实。风澈每天都会去桑园查看葡萄和茶香桑的生长情况,源溪则继续完善桑蚕养殖手册,花汐的绣坊里订单不断,御膳房的师傅们用新收获的桑果和葡萄,做了各种美味的糕点和饮品,宫里宫外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深秋的风带着桂香漫过长乐宫的檐角,桑园里的桑叶渐渐染成了金黄色,枝头的葡萄熟透了,紫黑发亮,像一串串玛瑙。蚕房里的最后一批秋蚕也开始吐丝结茧,金珠蚕、彩纹蚕、岭南彩蚕的蚕茧堆在一起,像一座小小的金山、彩山和绿山。 慕容冷和凤染霜带着风澈、源溪,来到桑园里,采摘成熟的葡萄和桑果。风澈踮着脚,摘下一串最大的葡萄,递给凤染霜:“娘,你尝尝,这葡萄真甜!” 凤染霜接过葡萄,尝了一颗,甜美的汁水在嘴里散开,带着淡淡的酒香:“真好吃,比西域送来的葡萄还甜。” 源溪则拿着篮子,小心翼翼地采摘桑果,她打算用这些桑果酿桑果酒,留着冬天喝。“染霜姨,今年的桑果收成真好,我们可以酿很多桑果酒,不仅自己喝,还能送给百姓们。” 慕容冷笑着说:“好啊,让御膳房多酿一些,再做些桑果糕、桑叶酥,一起送给百姓们,让大家都能尝尝丰收的味道。” 就在大家享受丰收喜悦的时候,宫里传来了好消息——守苗爷爷和陈老伯从西洋传回了消息,他们成功在西洋种活了桑苗,孵化了蚕宝宝,西洋的百姓们都很兴奋,西洋王室还特意举办了盛大的仪式,感谢大乾的帮助。信里还说,他们打算在西洋建立桑蚕工坊,让更多的西洋百姓能靠桑蚕产业赚钱。 “太好了!守苗爷爷和陈老伯成功了!”风澈拿着书信,兴奋地在院里跑了一圈,脸上满是笑容。 凤染霜看着书信,心里满是欣慰:“我们的桑蚕技术终于传到西洋了,以后大乾的桑香,会飘遍天下的每一个角落。” 冬日的脚步渐渐临近,长乐宫开始准备过冬的物资。御膳房用桑果和葡萄酿了大量的酒,用桑芽做了很多桑芽酱,还烤了桑叶酥、桑果糕、葡萄糕,储存起来过冬;蚕房里的蚕茧都已经缫成了丝,一部分用来制作宫廷的冬季衣物,一部分赏赐给大臣和百姓;花汐则用金蚕丝、彩纹丝和茶香蚕丝,为凤染霜绣了一件华丽的斗篷,上面绣着“桑蚕天下图”,画面上,大乾、西域、西洋、南洋的桑园连成一片,蚕宝宝们在桑叶上欢快地爬行,各国商人在集市上交易桑蚕制品,栩栩如生,色彩鲜艳。 凤染霜穿着这件斗篷,站在廊下,看着窗外飘落的雪花,心里满是温暖。慕容冷走到她身边,从身后抱住她,轻声说:“在想什么?” “在想这一年的桑蚕故事,”凤染霜转过身,看着他的眼睛,“从初春的墨叶桑移栽,到岭南的考察,再到西洋的技术推广,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惊喜和喜悦。” 慕容冷笑了,握紧她的手:“是啊,这一年,我们的桑蚕事业又迈出了一大步。天下的百姓都因为桑蚕产业而受益,各国也因为桑蚕贸易而和平相处,这就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风澈和源溪也跑了过来,手里拿着刚堆好的桑蚕雪人。“娘,爹,你们看!”风澈兴奋地说,“我们用桑枝做了它的触角,用葡萄做了它的眼睛,用茶香蚕丝做了它的围巾,好看吗?” 凤染霜和慕容冷笑着点头,看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小脸,心里满是幸福。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廊下的桑蚕灯笼依旧亮着,暖黄的灯光透过积雪,映出淡淡的光晕,桑香、酒香和葡萄香混在一起,飘在长乐宫的每一个角落。 凤染霜知道,大乾的桑蚕故事,还在继续。未来的日子里,或许还会有新的挑战,但只要他们携手同行,带着这份勤劳和智慧,带着这份温暖和希望,就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让大乾的桑香永远飘在每一个角落,让大乾的百姓永远过上幸福安宁的日子。而那些关于桑蚕的温暖记忆,会像这冬日的阳光一样,永远留在每个人的心里,生生不息,续写着属于大乾的繁荣与传奇。 第(3/3)页